在醫院日常運營中,手術鞋、醫用鞋的清潔消毒是院感防控體系中極易被忽視卻至關重要的環節。傳統人工清洗方式存在效率低下、消毒不標準不一等諸多問題。醫用洗鞋機的出現,通過機械化、標準化、可追溯的清洗消毒流程,為醫療機構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決方案,成為守護醫患安全的重要屏障。
一、
醫用洗鞋機的工作原理與技術核心
它是專為醫療行業設計的專業設備,其核心工作原理基于“機械清洗、熱力消毒、機械干燥、裝箱備用”的十六字要求。
設備工作時,首先將待處理的手術鞋或醫用鞋放入專用清洗籃筐,機器自動完成關門、進水、加熱、清洗、漂洗、消毒和烘干等一系列操作。其清洗過程通常通過高壓水流和專用旋轉噴淋臂(或刷洗裝置)實現,能有效去除鞋子表面和縫隙中的污物。消毒環節是其技術核心,主要采用濕熱消毒技術——通過加熱水至高溫(通常穩定在85-95℃)并維持特定時間,殺滅病原微生物。衡量消毒效果的關鍵指標是A0值,這一概念由David Hurrell于1996年提出,用于量化評價濕熱消毒效果。干燥階段則依靠高效的熱風干燥系統,迅速蒸發鞋體水分,避免潮濕環境導致二次污染。全程由智能控制系統自動調節參數,確保效果穩定可靠。
二、為何醫療機構需要醫用洗鞋機?
1.嚴格的感控要求:根據《手術部(室)醫院感控規范》,手術鞋應“每日清潔或消毒,遇污染及時更換”,并提倡“一人一用一消毒”。調查顯示,高達54%的手術室拖鞋存在血跡污染,大部分手術人員的拖鞋表面和底部有不同程度的細菌污染,保潔人員鞋底污染尤為嚴重。傳統人工清洗和化學消毒(如使用84消毒液、酒精)方式存在消毒不、可能損傷鞋材、無法標準化等問題。
2.提升效率與降低勞動強度:通常具備超大容量,一次可處理15-30雙醫用鞋,大大提升了清洗效率,減少了人工清洗的工作量和時間,使醫護人員能更專注于臨床工作。
3.阻斷交叉感染途徑:手術鞋在手術過程中極易接觸患者的體液、血液、排泄物等,是潛在的病菌傳播載體。提供的封閉式、自動化清洗消毒流程,實現了病毒與操作人員的物理隔離,從源頭上切斷了保潔人員直接暴露于病毒環境的可能,大幅降低了職業暴露風險。

三、醫用洗鞋機的核心優勢:
•高效清潔消毒:具備A0值≥3000的高水平消毒能力,能殺滅多種病原微生物,清潔消毒效果遠非人工操作或家用設備可比。
•自動化與智能化:多采用一鍵式操作,自動完成清洗、消毒、烘干全套流程。智能控制系統能自動調節參數,確保結果穩定可靠,并具備故障報警等功能。
•耐用性與專業性:常采用耐酸、耐堿、耐腐蝕的316不銹鋼等高品質材料制造滾筒和關鍵部件,以承受頻繁的清洗循環和苛刻的化學環境。
•環保與經濟性:雖然需要定期維護,但其節水節電的設計有助于降低醫療機構的長期運營成本。同時,其標準化的處理能延長醫用鞋的使用壽命。
四、應用場景與選型考量
醫用洗鞋機廣泛應用于各類醫療機構的手術室、制藥企業、實驗室等對衛生要求的場所,處理對象主要包括手術室拖鞋、醫護人員工作鞋等。
醫療機構在選型時需重點關注:
•消毒效能:確認A0值是否達到或超過600(規范要求)甚至3000(更高標準)。
•容量與效率:根據醫院規模和每日需處理鞋量選擇合適的型號。
•合規與認證:設備最好具備“全國消毒產品網上備案信息服務平臺”備案,符合WS/T512-2016等相關規范要求。
•售后服務與維護:了解濾芯更換、定期保養等維護要求和成本。
五、挑戰與未來展望:
•更深入的物聯網集成,實現設備運行狀態的遠程監控和數據管理,提升質量追溯能力。
•更節能環保的設計,優化水、電和熱能的利用效率。
•更廣泛的應用場景拓展,或許能適配更多種類的醫療防護用品清洗消毒。
醫用洗鞋機雖看似是醫療設備中的“小角色”,卻是院感防控鏈條中一環。它通過技術創新和流程再造,將手術鞋的清潔消毒從依賴人工經驗的操作,轉變為標準化、可驗證的自動化過程,極大地提升了醫療環境的安全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