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中國道路”網站8月29日刊登題為《中國火車頭跑得更快》報道,記者為費爾南多·卡波通多。報道編譯如下:
在英國人發明蒸汽機車200多年后,中國推出一款新型高速列車原型車,該列車在常規軌道上時速可達400公里,將成為全球最快的列車之一。這既非孤立成就,亦非中國奇跡。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占全球高鐵總里程的70%以上,截至2024年底其鐵路網絡已服務超過229億人次,并將該運輸模式推廣至40多個國家和地區。
除上述難以估量的成就外,中國的高鐵網絡還在4年來增加了1萬公里的里程,主持制定13項國際鐵路聯盟高鐵領域的國際標準,并通過集成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構建了智能高鐵標準體系。
中國研發的新型高速列車早已成為中國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中國動車組每天可發送旅客最高達1600萬人次,截至2024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已達4.8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以上,覆蓋中國97%的50萬以上人口城市。到2035年,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有望達到7萬公里。
國際鐵路聯盟主席阿蘭·別洛烏德表示,中國取得這些進展之際,全球高速鐵路里程已超過6.5萬公里,每年有數十億乘客受益于這種快速、安全、低碳的交通方式。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參與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列車規劃、設計、建造及運營工作,并參與了300多個國際標準制定與修訂項目。
雅萬高鐵是中國首條在海外建造的高鐵線路。雅萬高鐵已經融入了印尼人的日常生活,將兩座城市間的旅行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約40分鐘。
從雅萬高鐵到中老鐵路,再到中吉烏鐵路,中國技術、標準和設備加速融入全球脈搏。在今年7月舉行的國際鐵路聯盟大會上,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分別與西班牙、法國、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簽署了合作協議。
除高速鐵路的發展外,中國的鐵路客運量也在持續攀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數據的報告顯示,7月1日至8月23日暑運期間,中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達到8.23億人次,同比增長6.4%,日均客運量達1523萬人次。此外,2025年前七個月鐵路貨運量達23.3億噸,同比增長3.3%。
中國正在將其鐵路系統打造成時代縮影。當其他國家將鐵路建設視為可有可無的奢侈品而暫停工程時,中國卻以高速刷新著客運量、貨運量和里程數紀錄。“中國火車頭”這一古老比喻,如今不僅象征著這個亞洲大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影響力,更真實地詮釋了其高速列車疾馳如風的壯闊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