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8月30日結束對日本為期兩天的訪問,雙方在經貿投資、人文交流等領域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其中,頗受關注的印度高鐵項目也有了新進展。日本新聞網8月31日報道稱,雙方確認印度首個高鐵項目孟艾高鐵將引進“E10系”新干線列車,該列車目前正在東日本鐵路公司(JR東日本)研發,預計于2030年在印度運行。雙方還宣布,將啟動駕駛員及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為未來正式運營提前準備。
8月30日,石破茂與莫迪在東京站一同登上東北新干線的“隼號”,共同前往仙臺。石破茂在社交媒體上曬出兩人并肩而坐的照片,并寫道:“與莫迪總理一同乘車,繼續在列車內交流。”二人還參觀了新干線“ALFA-X系”電力動車組,并聽取了東日本鐵路公司社長關于新型新干線列車性能和其他特點的介紹。
根據報道,兩國政府此前推進的印度首個高速鐵路建設項目,計劃連接印度西部城市艾哈邁達巴德與孟買,全長約500公里,運行時間約2小時。然而,這條于2017年動工、計劃在2023年開通的高速鐵路,由于諸多原因幾經延遲。“印度首個高鐵項目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依賴日本的技術和資金。”英國《國際鐵路期刊》報道稱,該高速鐵路的運營列車原本計劃使用“E5系”車型,但因停產等原因導致價格暴漲,引起印方不滿,并有意采用更便宜的國產列車。日方總項目費用估算約1.8萬億日元,預計還會增加,其中約八成依賴日元貸款。如果巨額投資建成的軌道上不能運行日本制造的列車,項目很難稱得上成功。
為打破僵局,日方相關人員多次訪問印度,多方溝通。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在2027年孟艾高鐵部分開通時,先運行印度國產列車,待“E10系”交付后再進行替換。這一方案最終讓一度強硬的印度作出讓步,甚至表態希望日本參與后續的鐵路建設,但仍需通過競標。
《印度斯坦時報》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話表示:“該項目與大約40年前馬魯蒂鈴木合資企業的成功案例相似,但其規模和戰略意義更為重大。”另一名知情人士說,向印度提供的“E10系”將根據印度的具體情況進行特別改裝。
盡管目前雙方在鐵路項目上有所進展,但《國際鐵路期刊》報道認為,印度和日本工程師之間對該項目的諸多部分仍然存在分歧。比如在信號系統方面,日方一直堅持采用新干線使用的電纜技術等。然而,印度國家高速鐵路有限公司最近將一份為期7年的合同授予了國內的一家合資企業,為該項目提供過渡信號系統。印度鐵路公司前官員蘇丹舒·馬尼表示:“這意味著孟艾高鐵將使用并行信號系統運營,而這會導致成本上升。”
對于日印雙方就高鐵項目達成的最新協議,日本國內媒體與部分網友將其解讀為“日本技術的勝利”。但也有人指出,印度遲早會獨立開發高鐵系統,日本不能只依靠已有成果,而應通過輸出完整的運營體系和人才培訓來保證長期合作。更有網友尖銳評價道,日本近年來頻頻發生鐵路故障,不應過分沉浸于“日本制造最優”的盲目自信中。
據報道,日本東北新干線在過去一年中故障頻出。去年9月,“隼號”和“小町號”在行駛過程中連接器脫落并分離,今年3月又再次發生相同事故。今年6月,新型“E8系”因電力供應裝置故障無法加速。最近一次是在8月24日,因車輛異常導致東北新干線及秋田、山形新干線共49列車停運,約6.9萬旅客受到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