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佛山地鐵2號線首列車架修下線活動在林岳車輛段架大修基地順利舉行。佛山市軌道交通局、市財政局,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交通運輸局等相關單位出席活動,共同見證佛山軌道交通在核心檢修能力建設上邁出的關鍵一步。
根據《城市軌道交通設施設備運行維護管理辦法》(〔2024〕9號)要求,地鐵車輛檢修間隔不得超過6年或80萬公里,需對車輛進行全面分解、核心部件探傷及系統調試,以恢復其綜合性能。佛山地鐵2號線于2021年12月28日開通初期運營,截至2025年5月16日,已累計安全運行里程超1265萬公里,部分列車里程接近首個架修周期。
2025年5月16日,佛山地鐵2號線首列車架修工作正式啟動。歷經4個多月的精細檢修,架修團隊完成了轉向架拆解探傷、牽引系統深度檢修、制動系統調試校準以及車體結構強化等300余項關鍵工序,確保架修電客車的安全性能與運行效率符合上線運營條件。
佛山地鐵2號線首列車的自主架修完成是佛山地鐵技術實力與維修體系的有力驗證,更是佛山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領域“控本提質增效”行動的生動實踐,標志著佛山地鐵向“自主創新、精益高效”維修體系邁進堅實一步,突破長期依賴外部技術的瓶頸,為佛山地鐵掌握車輛運維核心能力、持續提升運營安全品質奠定了重要基礎。
佛山市軌道交通局相關人士表示,佛山地鐵2號線首列車架修下線是佛山城市軌道交通運維能力的重要突破。他強調,軌道交通作為城市交通骨干,設備自主維保能力是核心競爭力,希望佛山地鐵在保障維修質量的同時,凝聚核心技術力量,打造一支專業高效的架修隊伍,不斷提升架修質量管理水平和技術應用能力。并以此為契機,持續投入智慧運維創新技術,突破關鍵技術瓶頸,不斷優化架修工藝流程,持續開拓增強安全保障、提升服務質量、管控運維成本的高效路徑。
活動現場,與會人員共同為首列車架修下線剪彩,并深入林岳車輛段架大修基地的檢修工區,實地察看架修作業核心工序,詳細了解架修工藝標準與質量管控體系。
目前,佛山城市軌道交通已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邁進。佛山市軌道交通局將以此次佛山地鐵2號線首列車架修下線為契機,推動架大修工作朝著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更短停時的方向發展,實現精益架大修,落實佛山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領域“控本提質增效”行動目標,為廣大市民乘客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便捷的出行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