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滬渝蓉高鐵合武段(又稱“合武高鐵”)曹家坳特大橋完成轉體。這座總重5300噸的龐然大物順時針旋轉60度,成功跨越既有京九鐵路,精準落在設計橋位上,實現完美對接,上演了一場“空中芭蕾”。
京九鐵路是中國境內一條連接北京市至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國鐵Ⅰ級鐵路。滬渝蓉高鐵合武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點工程,東起合肥南站,終至武漢樞紐,設計時速350公里。它的建設將極大提升高鐵客運能力,釋放既有貨運能力,完善長江經濟帶的交通走廊,對武漢和合肥城市建設以及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發展意義深遠。
建成后,武漢到合肥的鐵路運行時間將從現在的2小時縮短至1小時,進一步拉近城市間的時空距離,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滬渝蓉高鐵合武段東起合肥南站,終至武漢樞紐,合武高鐵全長36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東起合肥,經六安、金寨、麻城、紅安至武漢,是滬渝蓉沿江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處轉體梁長96米,橫跨京九鐵路,且緊鄰滬漢蓉鐵路,橋梁邊緣距離鐵路接觸網最近處不足18米,而滬漢蓉鐵路作為中國東西向鐵路大動脈,高峰時段平均每兩三分鐘就有一趟列車呼嘯而過,施工安全風險極高。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鐵路建設者們提前數月謀劃,制定了詳細周全的施工方案。他們運用5G和物聯網技術,在施工現場設置智能監控系統,一旦發生侵入事件,立即多級報警,實現了全流程的封閉管理。
為確保既有線行車安全,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組織安全監察室、運輸部、供電部等部門及麻城車務段、麻城工務段、武漢供電段等站段有關人員,加強現場盯控和配合工作,封鎖京九線羅鋪至麻城間上、下行線,并對相關供電單元進行臨時停電。在京九鐵路、滬蓉鐵路兩側布設沉降觀測點,如同“電子眼”一般全程監測施工影響,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