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號線一期在城南東西向敷設,不僅填補7號線和9號線之間約3公里的線網空隙,還可通過6座換乘站,與7條既有線路實現便捷換乘
●沿途連接白鷺灣科技生態園、天府軟件園、金融城、錦江工業園等核心商務區和產業園區,將推動周邊人才、技術、資本沿軌道廊道高效流動
成都城南二環向南至繞城高速公路間,將再添一條東西向地鐵線路。11月11日,備受期待的成都軌道交通30號線一期車站正式亮相。記者現場獲悉,目前,這條線路正加快推進最后的籌備工作,預計將于年內開通運營。
成都軌道交通30號線一期西起雙流機場2航站樓東站,東至龍泉驛火車站南,橫跨雙流區、高新區、錦江區、龍泉驛區,東西橫向貫穿城市南部。
這條線路的開通將為成都帶來什么?車站的設計有何新意?11月11日,記者前往該線路最西側的雙流機場2航站樓東站,乘車一路向東至嬌子立交站實地探訪。
貫穿城南東西向 填補7號線和9號線間的線網空隙
上午9時45分,記者來到成都軌道交通雙流機場2航站樓東站,這里是成都地鐵10號線、19號線的交會車站。
“目前,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出發,市民游客可通過現有的兩條軌道交通線路,分別前往成都二環內主城區以及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成都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軌道交通30號線一期的開通,將填補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前往城南直達線路的空白。“以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例,目前從醫院前往成都雙流國際機場2航站樓需要換乘兩次,30號線開通后可實現地鐵直達。”
將視野放寬至成都全市。翻開成都軌道交通線網圖,從城南二環向南至繞城高速公路間,目前已有1、5、6、18四條南北向線路,以及7號線、9號線兩條東西橫向線路。“既有線路以南北向為主、東西向為輔,30號線一期在城南東西向敷設,不僅填補7號線和9號線之間約3公里的線網空隙,還可通過6座換乘站,與7條既有線路實現便捷換乘,進一步提升城市出行效率。”成都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讓出行更為便捷,30號線一期更是推動區域融合、促進人口與產業集聚的重要引擎。“這條線路沿途連接白鷺灣科技生態園、天府軟件園、金融城、錦江工業園等核心商務區和產業園區,覆蓋低空經濟、互聯網科技、量子經濟、數字金融等業態,將推動周邊人才、技術、資本沿軌道廊道高效流動。”上述負責人介紹。
車站充滿科幻感 列車還有“智慧眼”“順風耳”
成都軌道交通30號線一期的車站以“現代時尚、科幻創意”為設計主題,讓市民游客在出行中體驗“科幻未來感”。“沿線24個車站分為藝術站、重點藝術站和城市級重點站三類來打造。”成都軌道建設公司項目管理三中心副主任王明霞介紹。
金融城北站為重點藝術站。記者在站廳看到,天花板上條狀燈光如代碼般延伸,讓人仿佛置身于科幻電影的場景中。王明霞介紹,站廳設計靈感源于數據洪流,既體現了金融行業的嚴謹特質,又展現了數字時代的流動美感。“這里還是一座地下金融博物館。”王明霞指向站廳內兩根中央柱體介紹,待線路開通后,它們將化身為巨大的LED藝術裝置——“數字金融宇宙”,“在光影流轉間,展示成都金融創新的歷史脈絡與未來圖景。”
“城市級重點站則跳出線路文化主題的限制。”王明霞舉例,雙流機場2航站樓東站的設計,則主要體現成都的特色文化。記者在站廳中央看到,大型藝術裝置“青山綠水”以“藝術彩繪+燈光系統”為筆墨,將李冰治水的千秋功業、文人筆下的蜀水華章,凝練為一幅流動的治水長卷。經過這里,仿佛穿梭于都江堰的水韻與青城山的翠意之間。
在30號線一期,科幻不止于想象。中交(成都)市政建設有限公司機電部副經理孫悅介紹,作為全國首條采用“常規全自動+車車通信”技術的地鐵線路,30號線一期的列車能夠不依賴地面中心,直接與前方列車進行實時、高效的信息交互。“這項技術如同為每列車裝上了‘智慧眼’和‘順風耳’,能更快速、精準地感知前方路況,實現更優的協同控制和更短的安全間隔,顯著提升運營效率。”



















